35岁后的职业生涯如何规划?
作者:美工13 日期:2016-09-20 浏览

前几天有个前同事打电话给我,说有个新的工作机会,咨询我的意见。他现在是一家外资食品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,努力工作几年可能会升到人力资源的总负责人,上升路径很清晰,但不诱人。

 

“留在这里也不错。换一个工作呢可能有更好的前景,但是风险也大。”他问我,“该选哪个?”

 

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。哪个选择在我看来都没有本质的区别。我仿佛从上空俯视一个迷宫,看着小老鼠们在一条条狭窄的通道里挠着墙。至于在哪条通道里挠墙,要紧么?而今年,我刚好35岁,工作了十年。

 

曾经,我遇到一位前辈高人。她当时提出的各种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,对我都是核弹级的震撼。我清晰地记得她当时说:“只要想,谁都可以当上总经理!这么多机会,你们又都是聪明人,最终不过是选择不同规模的公司做上去罢了。”

 

十年前的个人奋斗道路很简单:找一个好的行业,选里面好的公司,然后从底层开始不断往上。即使有迷惑有选择困难,也无非是薪酬的微弱差异,或者团队的“chemistry”。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做销售的朋友,这些选择并不会改变命运,最多只是延缓你成为“总经理”的步伐而已。

 

今天,如果我再去问那位前辈,我相信她不会对自己说过的话那么有信心了。这条奋斗的路径不再那么简单清晰,而在任何企业的工作都开始面临基本的“安全性问题”。

 

最近有两件事对我震动很大。一件发生在朋友所在的公司。他们的市场总监算是公司的元老,在过去的近十年时间里与公司共进退,把生意额从几千万做到了十几个亿。功德圆满,受人尊敬。美国总部也对她青眼有加,不断褒奖。看起来,她是要在公司里做到退休的。然而从去年开始,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,中国市场生意开始下滑。苦苦奋战了一年多之后,美国人宣布任命新的中国管理层。这位市场总监,就被赶走了。年届45的她,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。

 

另一件事则直接发生我另一个朋友身上。她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之一,美国名校毕业,顶尖咨询公司的工作经历,后来成为了一家500强企业的管理层。用她自己的话说,“位高权重”。她情商又非常高,在公司里可谓左右逢源。我一直觉得她是我朋友中成功的典范。

 

但事情就是变化得很快:原来的CEO退休了,换了一个和她不对味的新老板;公司模式调整,她管的那一块业务突然无足轻重了。她跟我抱怨说:“每天都被挤兑,做的事情又是那么的meaningless!”也想要跳槽,可是外面适合她的工作并不多。所以在被解雇之前,她可能要在这样不愉快的环境里煎熬很久。

 

这两件事对我震动很大,是因为它们正好是违反我以往的认知的。在企业里面成功,往往就是依仗两个方面:要么你聪明,会交际,懂政治,被人认可;要么你做出成绩,贡献巨大,被认可。但这两个例子里面的主人公,最后都被完全不可控的因素打败。而这种不可控因素,好像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了。

 

当然这和市场环境也有关系。宏观经济增长放缓,市场竞争加剧,业绩不好变成常态。职业经理人的优点是专业高效,反面是难以获得总部的信任。特别是在外企尤为明显,毕竟是老外的企业,艰难时刻一到,想到的还是自己人。所以各大外企最近纷纷空降高管,本土化的趋势活生生地倒退了。

 

更深远的职业发展危机,是这个不断加速发展的世界带来的。这个趋势对个人的要求,则是从原先传统职业通道里的生存技巧,转变为更加依赖个人技能。而35岁以上的从业者的职业生涯也面临着重大转型。

 

原先我们在大企业里特别强调的那些能力,比如怎样巧妙地获得管理层的支持,如何跨部门施加影响,甚至是怎么做管理报告,怎么玩政治游戏,都是为大企业复杂的结构设置的。当公司变得很小很扁平时,这些技能可能就变成了“屠龙术”没有用武之地了。但如果我们原本在传统职业通道里时修炼的就是这些“屠龙术”,早已荒废了个人技能。那通道堵塞之时,我们岂不是一筹莫展了么?

 

当然还是有人可以走那条传统通道,但大多数人可能会遇到困难。为了不在35岁的时候被公司解雇,面对房贷和子女教育经费欲哭无泪,不如决定改弦易辙。




1、跳出传统“职业通道”看世界

 

很多企业里的人分享感受说,从大学到500强,好像是从一个象牙塔到了另外一个象牙塔。以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,现在是一心谋升职。与外界的联系很少,技能非常单一。以至于很多人离开企业的时候,发现自己属于没有资源没有能力没有关系的“三无人员”。

 

你老呆在一个地方,就会觉得什么都应该是那样的,什么都是合理的。我因为工作关系,接触过很多大公司的愚蠢系统。作为外人觉得特别低效和荒谬,系统里的人却安之若素习以为常。那等到他们必须离开这个系统时,自然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艰难。

 

解决的方法,我觉得和出国旅游是一个概念的:多走出去看看。

 

我认识一个88年的姑娘小叶,无名大专毕业,英文也很差。上个月人生第一次出国旅游,回来兴奋得不得了。第一是她那么烂的英文,靠着谷歌翻译和比划,成功地搞定了自由行,觉得非常有成就感。第二是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好的交流方式,让她慨叹世界真美好。第三是发现国外对不同职业的平等态度,极大地震撼了她的价值观。

 

回来之后,小叶觉得工作的思路都不一样了,脑洞开得特别大。另外她决定马上开始学英文,还报名了复旦的MBA考试。“以后每年都要出国旅游,至少两次!”

 

跳出“职业通道”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
 

我们原先的奋斗模式把我们关在狭窄的通道里,目力所及就只有自己所在的公司,最多也就是相关的行业。唯有跳出这条通道,你才能看到广阔的世界。通道变成了平面,一个方向变成了360度的视角。

 

最重要的是不要像以前那样太在乎“职业的连续性”。

 

接触你的原有世界以外的人,接触新的系统,尝试不同的部门和行业。只有跳进海里你才能会游泳。一直呆在小船里你就会依赖小船,当船翻的时候就只能淹死了。

 

2、重新发现自己的天赋

 

当我们决定跳出“职业通道”的时候,一定会面临一个问题:如果我现在的能力都是为一个系统培养的,当我不依赖系统生存时,我靠什么生存?

 

答案是:靠天赋。

 

当我们多年前选择一个“职业通道”的时候,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选择了放弃自己的天赋。比如对音乐有天然的敏感,却做了一份财务的工作,希望有一天能做到财务总监;对烹饪很热衷,却做着销售代表,期望有一天能管理一个大区……我们不觉得自己的那一点点天赋能对自己的职业上升有什么用处。

 

当通道崩塌之时,我们苦心经营的通道生存技巧变成了“屠龙术”没有用武之地,但我们自己并没有变成废柴。我们站在一个360度的平面上与其他人竞争,最应该利用、发展的,恰恰是你原先放弃的天赋。那才是我们作为个体最大的本钱。

 

不止一次有人对我说:“我没有天赋啊,我就是很平庸的!”我认为,你只是忘记了你擅长什么,你的天赋是什么。在公司里工作给你洗了脑,让你以为你只擅长做你的岗位上的工作。

问问自己,儿童时代你曾经最喜欢什么?着迷什么?你学什么东西比大多数人学得快?你做什么最有满足感,即使没有利益也莫名地爽?网上有很多帮助你发现自己天赋的方法可以利用,但最关键的是,你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,或多或少。

 

讲到这里我特别想引用咪蒙的例子。她说,“创业的一年中,我一直在做自己不擅长而且不喜欢的事,管理、拉广告、做发行。写公号的时候,我才重新找到了写书的快感。写作本身就是乐趣。世事难料,我就这么火了……”



 

3、抛弃通道思维,建立雷达视角

 

7年前我离开联合利华,转投一间民营的金融机构。我的管理培训生小伙伴告诉我,有HR拿我作为反面教材来警示他们。对我这种跳出“职业通道”的行为,还有一个专门的词,叫做“detour”。

 

“要有好的职业发展,就要避免这样的detour出现!”

 

这是一个绝好的案例来说明“通道思维”的存在。因为觉得职业发展是在一个通道里,所以才会有tour/detour的说法。如果你的视野是雷达式的360度,往哪里走不是走呢?

 

如果你的能力不再是“职业通道”里的生存技巧,而是基于自身的天赋发展出的技能,那么你不再沿着一个狭窄的方向前进,而是以自身为圆心,等距离向外的探索,好像雷达扫描一样。

 

当你发现一个机会落入你的雷达时,意味着你的技能与之是匹配的,那你就可以努力抓住它。会有很多工作机会落在你的雷达里,你可以选择其中有趣的进行发展。虽然像传统职业通道里的工作一样,机会也会此消彼长。但是你不再只看一个方向,而是有一个360度的视野,你的选择太多了。

 

你的技能越强,你的雷达探索的面积越大。

 

还是拿咪蒙来举例的话,如果她的技能是持续产生内容,那么她可以写书,可以做公众号接广告,可以写剧本……内容越好,机会越多。当然如果她愿意打工的话,我相信无数的公司想要雇佣她(当然她是不愿意的,哈哈)。

 

在这样的世界观里,我们不再追求人人都去做总经理,而是追求做一个靠天赋,靠能力吃饭的人。

 

转变的过程是痛苦的,跳出原有模式是需要极大勇气的。但最后的收益很诱人:自由,更强的安全感,还有乐趣。